虚拟教研室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超越时空限制,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学术共同体,肩负着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
教研室是高校基层教学组织,以保障教学运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本职能,既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提供扶持和激励,又为教师集体学习搭建平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21年7月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致力于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2022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同年5月公布了第二批试点名单。这是信息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也是拓展教研室内涵和功能的创新之举。
应时而生,展现教研室新特质
(相关资料图)
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使传统实体教研室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教师教学交流和专业发展的需求。摆脱时空限制,突破传统模式,创建更广泛、更复杂、更多样化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成为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成为智能时代传统教研室的新形态。
虚拟教研室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超越时空限制,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汇集各类优质资源,跨时空甚至跨领域开展更精、更专的教研合作,在人员组成、组织方式、主题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更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变革性,呈现出多学科、多层级、多类型的特点,可以弥补实体教研室的短板与不足,构建立体化的教研室发展新模式。
虚拟教研室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学术共同体。它包括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紧密关联的三个维度:共同愿景、相互协作和共享交流。教师成员为共同愿景相聚云端,并为之共同努力,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和协作性。教师既是学习者,也是学者。在共同愿景的引领下,教师之间学习借鉴、互助协作、共享交流、共克教研难题,并通过可视化成果展现教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彰显教学的学术性,激励教师潜心教学实践和研究,共同提升教学学术水平。
深度交流,激发教研室新潜能
在实践中,要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发挥虚拟教研室的教育功能。
聚焦主题,创生深度学习。共同的话题是虚拟教研室的核心要素。围绕共同话题,教师成员在互助协作的友好氛围中深入研讨,在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中公开对话、共同探究,达成创意性共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得愉悦的、有着强大内生动力的学习体验,引导和激励教师积极反思、改进,促成良性循环,实现持久的深度学习。
深入交流,营造良好教研生态。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师开展交流,有助于从不同视角,更加全面地看待焦点教育教学问题,多渠道寻求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深度交流可以激发教师的灵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启迪更有意义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进而营造良好教研生态,为教学创新厚植肥沃的土壤,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实践路径,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产出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整合资源,助推教育公平。虚拟教研室可以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在教学名师的带领之下,教师积极参与分享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形成优势互补,更加便利地合作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并以电子课件、微课、慕课等方式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惠及广大师生,助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辐射带动,提升教学学术水平。虚拟教研室为深入研讨教学问题提供了良好渠道,使教师的实践智慧从“内隐”走向“外显”,从而实现深度交流和分享、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学质量取得实质性的提升,使教学研究沿着纵深方向前进。在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下,各高校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将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为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开创新的局面。
多重保障,满足教研室发展新要求
虚拟教研室要顺利、有效开展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基础保障。虚拟教研室的构建、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部门以及各高校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支持,以积极引导和激励教师踊跃参与其中,保证各项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充分发挥虚拟教研室的各项功能,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在虚拟教研室建设初期,要结合实际,尽快探索和制定合理可行的制度,为虚拟教研室的顺利运转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价值引领。
信息素养是参与虚拟教研室的基本要求。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人们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信息社会的灯塔之一,引领人们走向发展、繁荣和自由的道路。虚拟教研室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跨时空开展教研活动,是教育信息化的时代缩影,教师要有效参与其中,必须具备较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名师是虚拟教研室的重要学术资源。教学名师是虚拟教研室的引领者,在教研室的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名师在教学方面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不仅可以提升教研室发展的起点、速度和高度,还可以丰富教研室发展的内涵。教学名师率先垂范,不仅可以激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还可以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逐步成为教学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实体教研室是虚拟教研室的强力后盾。虚拟教研室肩负着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其活动主题和内容符合国家教育大政方略,与高等教育的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因此,实体教研室与虚拟教研室应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共同致力于提升高等教育教学学术水平。
作者:朱景梅(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标签: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据内蒙古卫健委网站消息,2021年10月20日7时至10月21日10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据沈阳市和平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消息,10月21日8时20分左右,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太...
中新网忻州10月21日电 (杨静)近日,关于“学校学生饭中吃出死老鼠”“忻州现代双语学校餐厅疑似发...
中新网西宁10月21日电 (祁增蓓)20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实验室检测张某某咽...
中新网沈阳10月21日电 (沈殿成 宫旭)据沈阳市和平区委宣传部消息,10月21日8时20分左右,位于沈阳...
中新网阿里10月21日电 (李帅帅 郑奇柠)“警察同志,我们被困在一个没有名字的拐角处,旁边有个大...
(抗击新冠肺炎)二连浩特市中风险地区增至3个、封控区增至6个 中新网二连浩特10月21日电 (记者 ...
21日上午8时20分,沈阳市太原南街南七马路一饭店发生燃气爆炸,相关部门正在赶赴现场。 【编辑:叶攀】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据青海海东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2021年10月20日21时51分,海东市平安区疾病预防...
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即日起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日调度机制 【...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据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
(抗击新冠肺炎)兰州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彻夜筛查 中小学校紧急停课 中新网兰州10月21日电 (记者 ...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据河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1年10月20日0—24时,河北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国天气网讯 在冷空气接二连三的“组团”影响下,今明两天(10月21日至22日),我国南方地区的阴雨...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1日至22日,青藏高原东部、青海东部和南部、甘肃中部等...
10月21日,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第74号),经内蒙古自治区...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据北京市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10月20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疑似...
中国天气网讯 未来三天(10月21日至23日)北京以晴天为主,其中今天北京气温略有回升,最高气温17℃...
(抗击新冠肺炎)河北邢台20日报告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中新网邢台10月21日电 (记者 张鹏翔)...
(抗击新冠肺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实行48小时封闭管理 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中新网阿拉善10月21日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