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原料  > 正文
立秋将至,意味着高温结束?要想冬天少生病,不妨做好5件事
来源:个人图书馆-漫说健康     时间:2023-08-08 17:11:33

三伏天尚未结束,立秋却悄然而来。

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的到来,也意味着夏季即将过去,秋季即将开始。

立秋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也就是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移到了黄道上135°的位置。


(相关资料图)

立秋将至,但夏天却未结束

按理说立秋后气温逐渐降低,白天晚上的温差增大,天气也逐渐凉爽起来。农作物也进入成熟的季节,一些蔬菜水果开始丰收。

但问题是,立秋后,夏季的暖湿气流还未完全转移,冷空气活动较少,导致温度依然较高。

而自然界的变化需要时间,立秋后大地的温度仍然很高,土壤和湖泊中的热量储存在空气中,使得气温仍然较高。

再加上,城市地区的建筑物、道路和人口集中,会导致城市中的热岛效应,使城市气温比农村地区更高。

况且我国地大物博,气温的变化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气象条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等,各个地区的气温也有所不同。

按照现有的秋季气温标准(

立秋的到来,咱们该如何养生?

因此,作为秋季的开始,此时需要适当补阴,因此正确养生如下:

1. 调节饮食

立秋时应适当调整饮食,增加蔬果的摄入,特别是一些具有清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苦瓜等。此外,注意多喝水,保持水分摄入量,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2. 调节作息

立秋后,日照时间逐渐变短,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生物钟需要适应变化。应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身体抵抗力。

3. 增强运动

立秋时节气温适宜,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秋季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跑步、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防寒保暖

立秋后气温有所下降,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添加衣物,尤其是保护头、颈部,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5. 注意情绪调节

立秋前后,天气和气候变化较大,易影响人的情绪。要注意合理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总之,立秋时应调整饮食、作息,适当增加运动量,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和适应季节变化。

立秋无论早晚,也告知我们炎热的天气也即将进入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

时间就是如此,总有它不疾不徐的节奏,而我们生活也是如此,应当匹配虔诚,诗意的仪式感。

岁月忽晚,人间将秋,我们也在等待。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